圆明盛世】
圆明劫难】
咸丰十年(1860)10月6日,英、法联军向北京城西北郊进犯,僧格林沁所率清军残部不战而逃,侵略军直扑圆明园。10月7日起,英法侵略军官兵涌入圆明园大施抢掠,亿万文物珍藏被洗劫一空,携不走者则击而毁之。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迫使清廷长期屈服,节外生枝地借口其被俘虏人员在圆明园遭到虐待而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10月18日、19日,英军3000余名骑兵,连续两天在圆明园到处纵火。…
课程内容介绍:
【正觉寺】
项目一:旗袍马褂
课程内容:认识体验旗袍马褂
课程目标:了解中华服饰,体验民族服装
课程实施:通过图片及实物认识并了解清朝服装特点及种类,满汉的区别,官员品级的区分,女生体验格格装,男生体验阿哥装。
课程效果: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补子区分满汉官员及品级。
项目二:清代礼仪
课程内容:学习清代礼仪
课程目标: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清代礼仪博大精深
课程实施:清代传统礼仪对于社会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军政,小到衣食住行,举手投足,无不做出详尽规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并体验清代礼仪。
课程效果:习礼,行礼,讲礼,做一个传统礼仪小达人。
项目三:清朝服饰体验
课程内容:满族花盆鞋,大辫子
课程目标:认识了解满族的服饰特点
课程实施:女生,花盆鞋体验,满族特有的一种绣花鞋,几个人一组,分组体验,集中表演。
男生,大辫子,清军1644年入关颁发“剃发令”,口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二人一组,体验编大辫子,集中比赛。
课程效果:女生会穿花盆鞋走路,男生会编大辫子。
项目四:清代货币
课程内容:清代十帝钱
课程目标:学习清朝十二
帝历史及清代十帝钱
课程实施:1.学习清代历史,1616-1912年共12位皇帝;2.清代十帝钱,十帝钱是清朝入关后十个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个时期铸造的铜钱,民间因此称为十帝钱。
课程效果:知道清代历史及十二帝顺序。
项目五:捉嘎拉哈
课程内容:体验捉嘎拉哈
课程目标:认识了解满族的传统游戏
课程实施:嘎拉哈是清军入关时由满洲人带入北京的游戏,并广泛流传了下来,嘎拉哈,羊拐(新疆叫做阿斯克。东北地区叫做“嘎拉哈”,源自满语:gachuha。)是旧时代北方(尤其东北)小女孩的玩具,是羊的膝盖骨,只是后腿有,共有四个面,以四个为一副,能提高人们的敏捷力。以小羊拐为上品这种骨头不仅在羊身上有,猪牛身上及野狍子身上也有。四个人组,轮流投掷玩耍,计分。
课程效果:认识嘎拉哈的四个面,锻炼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及反应力。
项目六:双飞舞跑
课程内容:体验双飞舞跑
課程目标:体验齐心协力合作带来的快乐
课程实施:双飞舞跑是满族八旗子弟训练的项目,作为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间广泛开展。分组进行竞技比赛。
课程效果:锻炼增强同学间的默契配合,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项目七:解股
课程内容:体验解股
课程目标:解股游戏具有巧手,健脑,启智的作用
课程实施:解股游戏的活动,主要是依靠手指来操作。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需要手指完成撑、压、挑、翻、勾、放等一些精微的动作,需要左右手配合一致,需要每根手指巧妙地分工来完成造型图案。
课程效果:在解股游戏过程中,手指、手腕、双侧肢体的灵活性、精确性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项目八:圆明园纪念徽章
课程内容:亲手绘画印制圆明园纪念徽章
课程目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实施:亲手绘画印制圆明园纪念徽章
课程效果:爱国主义时刻挂胸前,记心间
课程安排:
08:30 正觉寺集合 学生集结完毕(合影)
08:30-08:40 进入正觉寺
正觉寺讲解,包括圆明园主要功
能及辉煌历史。
08:40-9:15
清宫文化体验+
拍照
在最上楼两侧配殿内进行换装,
学生自由拍照时间。
09:15-09:45 皇家礼仪课程
学习皇家礼仪,包含拱手礼、扶
鬓礼、扶手礼和请安礼等 。
10:00-10:30 多功能厅观影
观看圆明园的历史影片,了解圆
明园的辉煌和毁灭过程,培养学
生民族情操。
10:30-11:00
西洋楼遗址
前往西洋楼遗址。
11:00-11:10 讲解谐奇趣。
11:10-11:30 讲解黄花阵及闯黄花阵(迷宫)。
11:30-12:00 讲解海晏堂、大水法及大水法合
咨询电话:18911216979
我要点评